作者:赵 骐
趣店终于赔钱了!自2017年10月上市以来,这家备受关注的公司一直以来都在人们的争议声中持续盈利,一幅“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这一记录终于在本季度终结。
2020年1季度,趣店净利润-4.8亿元。亏损主要是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公司以更谨慎的态度开展业务,导致营收减少,并计提了更高的保证金/准备金。二季度,恶劣的大环境仍将持续;3月上线的奢侈品电商平台“万里目”将开始烧钱,趣店的业绩恐怕远未触底。
1、营收腰斩 费用翻倍
一季度,趣店总收入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亿元,可谓“腰斩式”下跌。
趣店的收入来源多样,但基本围绕金融服务展开。
融资收入(Financing income)在本季度实现营收6.2亿元,同比下滑38%。该业务是指现金贷、消费贷等产生的服务费。这类交易属于表内交易(on-balance transactions)。
贷款便利及其他相关收入(Loan Facilitation Income and Other Related Income)下跌34%,营收4.2亿元。同样是来自现金贷等产品的收入,只不过属于表外交易(off-balance transactions)。
在表内交易下,趣店需要承担债务人违约所产生的风险,表外则不需要。两项收入都和趣店平台的放贷量正相关。本季度,趣店贷款业务交易量环比下降了52.8%,至44亿元。这是造成上述两项收入下降的原因。
交易服务费和其他相关收入(Transaction services fee and other related income)在本季度为-1.5亿元。简单来说,这项服务就是趣店把平台上部分用户转接给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由这些机构发放贷款给用户,趣店则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收取服务费。由于今年一季度宏观环境恶化,趣店预估收到服务费的可能性下降,因此重估了去年的合同资产,确定了2.9亿元的损失。最终出现了收入为负数的罕见情况。
罚金收入(Penalty fees)同比上涨22%,达到1238.1万元。这主要是对逾期还款用户收取的罚金。
上述收入均和贷款业务相关。与逾期还款关联的罚金收入成为仅有的增长业务,充分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大环境的严峻形势。
此外,平台商品交易额下降,导致销售佣金收入(Sales commission fee)同比下滑75%,营收3370万;“大白车”遭弃后,连累销售收入(Sales income)重挫88%,从去年1季度的1.37亿元,下滑至1706万元。
不仅营收规模下滑,趣店的营收质量同样下跌。
本季度,趣店担保与风险保证金变化(Changes in guarantee liabilities and risk assurance liabilities)达到6.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亿元大幅扩大。
应收款及其他资产准备金计提(Provision for receivables and other assets)甚至高达11亿元,仅这一项就超过了趣店本季的总收入,营收占比达到116%。
这两个科目分别是针对表外贷款及表内贷款违约风险进行的资产减值准备,记为费用,腐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