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顺德的电子工厂打工时,90后的女生陈好琪,喜欢每天蹲在厂门口的马路边,看对面那个粉红色的成人用品店里,一个个男人遮遮掩掩,进进出出。
看久了,她决定自己来卖。她从这个小店进货,转手在淘宝卖掉,一年就净赚240万。
后来成人用品生意不好做了,她就跨了界,去中山的油烟机工厂,替人设计了油烟机的清洗机,没想竟在家庭主妇群体中,一炮而红。
这个自称“活得乱七八糟”的91年女生,创业早期赚了一把男人的钱,如今又回头赚起了女人的钱。
渔民的孩子
陈好琪家养鱼,养海鱼,父亲常年住在海上,日复一日地照看着海里的网集箱,一家人的生计全赖这些鱼,卖出去,生活就还不算差。
但毕竟这并不稳定,也不安全,台风总是把家里的鱼排吹走。于是,母亲带着陈好琪上岸,去酒店当了服务员,给人端茶送水赚些小钱,补贴家用。
父母对陈好琪的照看不多,她属于那种野路子长大的女孩,从小就在鱼排上跟人打架,打群架,打得天翻地覆,连她自己都说,自己过着“乱七八糟的人生”。
但她也不是总闯祸,穷人家的孩子毕竟懂事早,也知道家里困难,父亲无意间跟她提起,好的鱼肥当中含钙高,鱼吃了长得快,她就暗暗记在心里,路上见了骨头就捡,带回家,敲碎了拌在鱼肥里。
那段时间,陈好琪眼里只有骨头,尤其是海边人家丢弃的鱼骨、龟壳,都是她捡拾的对象。
父母看了很欣慰,毕竟在他们观念里,渔民的孩子,以后注定还是渔民,早一点接触养鱼,以后继承家业也就顺利得多。
父母对她的学业并不抱期望,进了高中之后,就让她直接读了高三,参加了高考,谁知陈好琪竟然鬼使神差得考上了华南师范大学,这让父母差点以为女儿是块读书的料。
但陈好琪很快就让父母大失所望,大二那年,她在教室里跟同学打架群殴,被学校辞退。大跌眼镜的表现让父母更加笃信,女儿最大的出息,确实只能是养鱼。
工厂女工